《丝路龙船》全文阅读

第2章 逃难皇帝(2/2)

作者:倒骑公羊

哥去都不勉强,想清楚了明天一早还来我家集合,咱们兄弟一道到募兵处投军,拿咱这小命搏一个前程。如果不来的,哥哥也绝不埋怨,今天这场酒就算是给不去的兄弟提前喝的散伙酒吧。”

    “斩鸡头喝血酒,一道烧过黄纸的兄弟,阎老大你也太瞧不起兄弟们了,不就是投军和蒙古鞑子拼命吗,咱们兄弟跟着老大什么时候怕过人怕过事?”排行老二的青年站起来开口后,四个青年也都拍着桌子大声附和。

    如今的天下大势已经简单清楚的让天下所有人都明白大宋朝廷在福州呆不长的事实,因为即便蒙古人暂停追兵,福州纵然富足可是田地所出却不可能养的活额外多出来的这数十万官员和军民百姓。

    所以和这五个混迹市井却热血犹存的小混混一样,此时福州城内外也有无数怀着各种心思前来响应朝廷募军计划的百姓。就连那些家世不俗的富贵人家子弟也带着家仆私兵成群结队的前来投靠朝廷,只不过在大元朝招降大宋官员时原职叙用的政策下,这些富家子弟身后的家族长辈们心中到底怀的是什么心思却是难以预测了。

    连所有的大宋百姓都清楚自家皇帝在福州呆不久了,如今总领朝政、军事的太傅张世杰和左相陈宜中、枢密使陆秀夫自然比普通百姓更加清楚形势。

    因福州繁华昔年早在宋室南渡之前神宗皇帝就已经在福州龙台设有一座占地广阔的皇帝行宫,倒也让匆忙逃至福州的皇家和朝廷有了个不错的安身之地。

    今天主持朝政的三位大人召集群臣有要事商议,富丽堂皇依旧的龙台行宫内外挤满了朝廷官员,虽说大多数官员、军将如今都是空有职级却早就丢了辖地和治下军队、百姓,可是只凭着宁死不降蒙古人宁愿随朝廷一路南逃这一点,朝廷又怎能将他们抛到一旁呢?

    行宫大殿内高居上首的龙椅和金案下方,张、陈、陆三位辅政大臣静立前排,他们身后左右两列就是依然完整的大宋六部尚书和位列横班的几位大将军。

    只是行宫毕竟比不得原本的皇城金殿宽敞,除了这些位极人臣的朝廷文武大员外,原本六品以上有资格入殿朝圣的各部侍郎、各路安抚使、招讨使、转运使,各地节度使、知府,禁军将领和各路军将都只能在行宫大殿外宽阔的广场上排列整齐后恭迎圣驾了。

    随着三声净鞭响过,两位伴驾太监在前两名宫中娇娥在后,一袭紫色凤袍、凤冠霞披的杨太后牵着十岁的皇帝赵昰缓缓步入龙椅前站定,神色坚毅的太后在目光扫过殿下群臣后低头用轻柔的目光示意自己的儿子,母子两个都极为庄重的安坐在了龙椅之上。

    出身临安的杨太后身形娇小,如果不是因为额头和眼角因为过多的忧虑增加了一些淡淡的细纹,如今不过三十二岁年纪的她脸庞依然和年轻时一样美丽无双。

    就是这样一个柔弱的妇人,在全太后和恭宗献国而降之际,毅然派内侍联络禁军和朝中忠心宋室的大臣,于危亡之际牵着两个幼子广王赵昰和卫王赵昺于兵凶战危时勇敢的一路南逃,这才有了广王殿下福州继统,得保大宋不灭。

    因着这样的功劳,如今朝廷内上至几位辅政大臣,下到文武百官对于如今的这位太后确实是发自心底的敬重。

    而端坐在母亲身边,现在已经十岁的小皇帝赵昰也同样继承了赵家皇族一脉的血统,相貌堂堂。更让朝廷百官唏嘘不已的是,这位刚刚登基年号景炎的幼帝长的样子竟然神似赵家的老祖宗,昔年手创宋室江山的太祖皇帝赵匤胤。

    如果让皇帝站在宫中留存的太祖皇帝画像前,除了因为年幼以外,无论是眉眼口鼻和脸型居然都与太祖皇帝有**分相像。这也让无数忠心大臣们都大呼天命,新皇将来也定然能像太祖皇帝一般文治武功天下无双,重新恢愎大宋天下。

    一时之间,太祖皇帝眼见大宋危难,转世重生准备力挽天倾的流言在官员们和百姓间广为流传,因着这样的传言对于朝廷和新皇都有百利而无一害,是以哪怕明智之士都知道这些不过是无稽之谈,朝廷内外却都一幅听之任之甚至暗地里为这些流言推波助澜。

    这些举措倒是让新皇赵昰因为年幼登基而自带的细弱形像在百官和民间大为改观。

    端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上,十岁的赵昰也正用黑溜溜的大眼睛仔细的打量着殿内的诸位重臣大将们。虽然只是个十岁的孩子,可是在这几年的颠沛流离和母亲的教诲中他也已经明白,哪怕自己身上穿着的是剪裁合体华贵异常的龙袍,可是想要保护母亲和自己兄弟两个安全就全靠殿下这几位忠心耽耽的文武大臣们了。

    昔年刀兵血火的临安皇宫和这两年的一路逃亡都让年幼聪慧的赵昰很清楚,自己现在只是一个临危受命的逃难皇帝。

    (本章完)
小说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