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往事之清风苦雨》全文阅读

第五十四章:故乡的变化(2/2)

作者:带泥的白萝卜

常没有任何预兆的断电,遇上一些好看的电视剧,免不了村民们要问候一遍那些管电的人们;甚至,傍晚到李清风家院坝集合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样,哪怕没有电的晚上,也会有村民到这儿闲话家长里短,摆上半夜的龙门阵。

    现在,村子里已经陆续有几家安装了电视,并且是带锅盖的彩色电视机,除了几个老人还会习惯性地来李清风家院坝乘凉,大多数人都不再来李清风家里看这台古老的黑白电视机。

    随着村民们越来越多走出村子,村子迎来了极大的变化,盘江村成了附近有名的富裕村子,不少新房屋在这一段时间被建立起来。由于各个村子间都有不少人都是亲戚连着亲戚,盘江村的成功也带动了附近村子的发展,亲戚带亲戚,熟人带熟人,附近村落的人们也跟着盘江村走上了打工致富路。

    这两年,村子的变化也不全是积极的方面,其中就有陈晓雨为之苦恼之事。年长的年轻人在外面打工,可以快捷地改善自己及家庭的生活,这为一些正在读书的学生们有不小的影响。每到春节,外出打工的人们不说都能风风光光回家,但换几身行头,随意的摸出些小钱还是没有问题的;这让一些家境困难、学习成绩一般、学习成绩较差等类型的学生看到了成功的捷径,他们不专心学习,只想早日外出打工赚钱,实现财富自由。

    还有一些家庭,父母都外出打工,留下孩子交由爷爷奶奶在家照顾,但隔代教育总有一些情况,宠爱有余,教育不足。爷爷奶奶只能保证孩子们都能吃饱,但根本不会辅导孩子们学习,甚至不会监督孩子们去完成一些必要的作业。孩子们没有了父母的管教,直接用行动诠释了“先生不在家,学生爬壁笆。”这句谚语。父母都外出后,孩子们不用帮忙做家务,混过了上课时间,不是打牌就是摸鱼,一帮留守的孩子,都如那没有上马笼的野马,肆意地浪费他们的少年时光。

    不光是孩子们不认真学习,甚至一些家长也不重视教育,他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成绩不好,初中毕业后就去打工。”学生不认真,家长也不重视,打工潮除了为村子带来了富裕的生活,也影响着村民们的观念。

    陈晓雨作为一名老师,作为一名希望在教育上出一把力,帮助家乡发展的老师,她无数次为这样的现状痛心疾首。这么多年后,村民们通过外出打工,生活条件确实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大部分人家也都能基本支撑孩子的学业,但学生们反而不珍惜这样好的学习机会,甚至教学质量比之前还下降一些。陈晓雨常会想,如果自己和李清风读书的时候能有这样的条件,将会是另一个光景,何至于两人这样相忘于江湖。

    打工潮的到来,对盘江村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涉及思想、文化、经济、习俗的方方面面,当这样的潮流到来时,盘江村脆弱的农耕文化及农耕社会结构,只能被消融、分解,被外面的社会裹挟着滚滚向前。
小说分类